一、案例鏈接
1、**次世界大戰期間,空襲作戰被廣泛采用。1914年8月30日,德國的空軍空襲了巴黎,同年12月21日、25日又分別空襲了杜夫爾和倫敦。在整個一次大戰期間,空襲中共投擲5萬多噸彈藥。**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襲倫敦達110多次,炸死炸傷4000余人。
2、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,38天的空襲占了整個42天戰爭時間的90%以上。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,歷時78天,完全是空襲作戰,在沒有派出任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,北約就使南聯盟屈服。
二、專家點評
現代戰爭中,遠程空中打擊已是戰爭的主要手段。因此,空襲與反空襲已成為現代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??找u是利用航空、航天武器對陸地、水域目標的攻擊。現代空襲的主要特點一是突發性強,超音速戰斗機1小時可飛行幾千公里,遠程導彈半小時能打倒1萬公里以外的目標;二是打擊準確,長“眼睛”導彈能自動尋找目標,飛機、火箭可借助先進的電子設備,快速瞄準,跟蹤目標,使用激光、紅外線等制導的導彈能精確打擊到半徑1米的目標;三是破壞性大,現代兵器命中率高、威力大、種類多,能使高大建筑頃刻間化為灰燼。
三、預防措施
1、知識準備。學習防空知識和戰時管理的有關規定,學習個人防護和自救互救技能;參加疏散、掩蔽演練。
2、心理準備。從正規渠道獲取信息。要注意收聽、收看我方廣播電臺、電視和人民防空部門發布的信息,不聽小道消息、不信謠、不傳謠。
3、物資準備。家庭可日常存貯干糧、飲用水和必要的衣物,準備好應急包。應急包可根據個人需要放置各類物品,如身份證等證件,餅干、瓶裝飲用水等食品,毛巾、紗布、急救藥品等救護工具,還有收音機、市區地圖等等。
四、應急措施
防空警報分為預先警報、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三種。
預先警報:鳴36秒,停24秒,反復3遍為1個周期,表示空襲即將來臨。
空襲警報:鳴6秒,停6秒,反復15遍為1個周期,聲音較預先警報急促,表示空襲馬上就要發生。
解除警報:連續鳴響3分鐘,表示敵人1個波次的空襲已經結束。
聽到警報后,市民應作出如下行動:
1、聽到預先警報:家庭成員分工行動,密封食品、切斷電源、轉移易燃物品、熄滅爐火、關閉燃氣、關閉水源和門窗等。背起應急包,扶老攜幼,快速進入防空地下室掩蔽,所有動作應在10分鐘內完成。
2、聽到空襲警報:進入防空地下室內的人員,應關閉防護密閉門,聽從管理人員指揮,遵守掩蔽紀律。來不及進入防空地下室的人員應就近分散到矮墻、花壇、涵洞、墻角等掩蔽,或用頭盔、被子、塑料盆、木板保護身體重要部位。室內人員要避開玻璃窗、高大書架、衣柜及吊掛物品等。室外人員要避開高大廣告牌、樓房、吊車及高壓線等,遠離易燃易爆物存放區。
3、聽到解除警報:人員可有序離開防空地下室,并配合群眾防空組織開展就近救護傷員、找尋被困人員、撲滅火災;協助維持治安、消除潛在危險、消除沾染、修復通信設施等,開展消除空襲后果的搶救搶修工作。
摘自:重慶民防網